您的位置:主页>>全国人大代表赵超:发挥中医药慢病防治作用,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企业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赵超:发挥中医药慢病防治作用,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来源:今日头条(生命时报) 更新日期:2021-3-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患病、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根据2019年4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2.9亿,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可以说,慢性病已然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以脑卒中为例,目前相关患者达1300万人,死亡率高达153.63/10万。2015年脑卒中出院总人次700多万、住院费用750多亿,造成巨量的医疗费用负担。不仅如此,脑卒中发病后存活的患者中70%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40%为重度残疾。脑卒中所致的偏瘫、失语、手脚不便等残疾障碍,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超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升的背景下,中药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议:
  一是大力开展中医“治未病”宣传。
倡导大众通过调整膳食结构、加强体育运动、积极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措施,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从根本上防止慢性病发生。推动中医“治未病”理念进校园。尽快普及在中小学开设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课程,做好扎根教育。
  二是发挥中医药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
中医讲究“既病防变”,就是强调对疾病的早期防治以减轻病情的发展。以心脑血管病为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压力等是导致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也是两类疾病的共同病理变化基础,源于中医理论“脑心同源,脑心同病”的中西医结  合“脑心同治”理论就是指在治疗脑血管病时,应兼顾心血管病;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也做到了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
  2020年6月,浙江省中医脑病(脑心同治)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基于脑心同治理念的益气活血类方治疗脑梗死/心肌梗死的病因病机与诊治方案的创新研究”,是脑心同治守正创新的有力证明,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的立项支持,这对于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三是发挥中医药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
慢病患者的急性期治疗是整个慢病防治体系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中医药在这一治疗环节中仍有其独到优势。在急性心血管病中应加强中医药干预研究。
  四是应用中医药提升慢病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中医药在慢性病康复治疗领域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许多中医康复疗法都行之有效,许多中药在加快慢病患者痊愈进程、提升康复治疗效果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因此加强慢病康复治疗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进行辨证施调、辨证施护,对于提高慢病康复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和加强中医药康复治疗服务。
  五是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人群占比。
目前,中医药服务人群占比与我们国家的目标距离甚远。要推进医学院校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完善中西医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中医院的投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中医诊所、中医门诊部和特色中医专科医院。

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一扫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22-242226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