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科普知识>人参的本草考证及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人参的本草考证及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人参 Panaxc ginseng C. A. Mey.隶属五加科,根茎入药。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从古至今,人参一直作为名贵药材,早在战国时代,范鼓所《计然》中即有“人参出上党,状类人形者善”的记载。但当时是否药用,无从查考。但至西汉初,即用作补药。不难发现对人参药用价值来看,从古代就有人参大补元气之说,再到近代的抗肿瘤、提高免疫、改善心脑血管等药理作用,体现出人参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年都有大批的国内外学者对人参做大量的研究,且研究成果突破,人参里面的单体成分,有的也逐渐开发成药品或者保健品。因此本文对其人参从古代的利用,到现代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1 人参的本草考证

       1.1 人参的性味变迁

       在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为“气味:味甘微寒。”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为“气味:味甘,微寒、微温,无毒。”药性上出现了“微寒”“微温”两个相反的药性。在唐朝时期的苏敬等编著的《新修本草》和北宋时期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性味记载均与陶弘景同。

       到了元朝时期,记载有所变化,如王好古的《汤液本草》中却记载为“气味:气温,味甘。甘而微苦,微寒,气味俱轻,阳也。阳中微阴,无毒。”

       明朝时期的李时珍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有关人参的记载,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为“气味:甘,微寒,无毒。《别录》曰∶微温。普曰∶神农∶小寒;桐君、雷公∶苦;黄帝、岐伯∶甘,无毒。”因此在明代多数本草著作中均记载为“气味:甘、微寒,无毒。”

       到了清朝时期,陈士铎在其《本草新编》又名《本草秘录》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气味:味甘,气温、微寒、气味俱轻,可升可降,阳中有阴,无毒”,与元朝时期王好古的见解有相同之处。同时王昂的《本草备要》中把人参分为“生”和“熟”,记载为“气味:生甘苦微凉(甘补阳,微苦微寒,又能补阴),熟甘温。”清朝时期也有记载人参药性为平的,如在张秉成的《本草便读》中“气味:性禀甘平”。 单纯记载人参药性为微寒的有张志聪、高世栻的《本草崇原》中“气味:气味甘,微寒,无毒”、叶桂的《本草经解》中“气味:气微寒,味甘,无毒。”单纯记载为温性的有吴仪洛的《本草从新》、凌奂的《本草害利》等中均记载为“气味:甘温微苦”。

       现代的著作和教材中多数记载人参的性味为 “微温,甘、微苦。”2015 年版药典中的描述为“味甘,微苦,微温。”与古代本草记载不同之处,人参的药性从东汉末年的微寒到南北朝时期的微寒微温直到现在的微温的变迁,这药性的变化与炮制加工、采收等都有密切联系,值得深入探讨。


来源:人参研究2017年第2

作者:李峰,包海鹰


标签: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一扫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22-24222656

返回顶部